1.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 )级装修材料。
A.A
B.B1
C.B2
D.B3
2.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燃烧性能等级低于( )级的装修材料上。
A.A
B.B1
C.B2
D.B3
3.无自然采光的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 )装修材料。
A.A级
B.B1级
C.B2级
D.不低于A级
4.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中的B2级是指( )装修材料。
A.不燃性
B.可燃性
C.难燃性
D.易燃性
5.单位重量小于( )g/m2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作为( )级装修材料使用。
A.300、B1
B.300、B2
C.400、B1
D.400、B2
6.一栋18层的旅馆,设有两个无外窗防烟楼梯问,且每层设有一条长40m,宽1.4m的无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内走道。该建筑内走道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 )级装修材料,内走道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级的装修材料。
A.A、B1
B.A、B2
C.Bl、B2
D.B2、B1
7.燃烧性能等级为81级的建筑内装修材料为( )。
A.不燃材料
B.难燃材料
C.可燃材料
D.易燃材料
8.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中的B3级是指( )装修材料。
A.易燃性
B.可燃性
C.难燃性
D.不燃性
9.建筑物的封闭内院,如其短边长度超过( )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A.12m
B.15m
C.18m
D.24m
10.建筑高度超过(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A.12层
B.32层
C.24m
D.32m
11.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低于( )kg。
A.900
B.800
C.700
D.500
12.当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并采用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m2。
A.2
B.3
C.4
D.5
13.消防电梯和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 )s计算。
A.120
B.80
C.60
D.45
14.高层民用建筑周围所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m。
A.4
B.5
C.6
D.8
15.高层居住建筑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其合用前室面积不应小于( )m2。
A.4.5
B.6
C.10
D.15
16.高层民用建筑所设的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m。
A.3.5
B.4
C.4.5
D.5
17.消防车道上空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 )m。
A.3.5
B.4
C.4.5
D.5
18.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高层民用建筑设回车场不宜小于( ),大型消防车通过,则不宜小于( )。
A.12m×12m,12m × 15m
B.15m×15m,18m×18m
C.12m × 18m,15m×15m
D.12m × 12m,18m×18m
19.封闭空间场所急设有阻止泡沫流失的固定围墙或其他围挡设施的场所可以采用( )泡沫灭火系统。
A.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B.局部应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C.局部应用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D.移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20.扑灭ABC类火灾应选择( )灭火器。
A.泡沫灭火器
B.磷酸盐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型灭火器
-
21.灭火器的类型选择中,适用于A类火灾场所的是( )。
A.水型灭火器
B.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二氧化碳灭火器
22.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
A.降低氧浓度
B.降低温度
C.化学抑制
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
23.于粉灭火时间和常备量,根据试验,不论采用体积计算法还是面积计算法,干粉的灭火延续时间都不应超过( )。干粉的常备量不应小于计算量的( )倍。
A.20s.2
B.30s,2
C.20s,3
D.30s,3
24.在设有空调系统的房间内,火灾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3.0
B.2.5
C.2.0
D.1.5
25.根据房间高度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当房间高度在7m时,应选择( )感温火灾探测器。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6.火灾探测器周围( )m内不应有遮挡物。
A.2.0
B.3.0
C.1.0
D.0.5
2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区域是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 )划分的单元。
A.楼层
B.房间
C.工作区
D.疏散通道
28.火灾探测器布置时,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超过( )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A.200
B.400
C.500
D.600
29.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当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 )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A.5%
B.10%
C.15%
D.20%
3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保护面积是( )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A.1
B.2
C.4
D.10
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个报警区域宜由( )个防火分区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A.1
B.2
C.4
D.多
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的系统形式是( )。
A.区域报警系统
B.集中报警系统
C.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D.楼宇智能报警系统
33.下列建筑或场所可以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是( )。
A.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玩具厂
B.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织物仓库
C.文物珍藏库
D.座位数为2000个的体育馆
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特级建筑指的是高度超过( )m的高层民用建筑。
A.24
B.50
C.90
D.100
35.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 )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
A.1
B.2
C.3
D.4
36.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烟、排烟设施的高层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设置( )。
A.区域报警控制器
B.集中报警控制器
C.消防控制室
D.楼层火灾显示盘
37.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超过( )m的无直接自然通风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系统。
A.15
B.20
C.40
D.60
38.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m。
A.20
B.30
C.40
D.60
39.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应为( )Pa。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40.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m/s。
A.5
B.6
C.7
D.8
41.机械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1.0
B.1.2
C.1.5
D.2.0
42.层数超过( )层的高层民用建筑,其机械防烟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A.24
B.32
C.34
D.50
43.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 )。
A.局部机械排烟设施
B.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C.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D.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丙级防火门
44.靠外墙的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 )层内可开启的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m2。
A.3,2
B.5,3
C.5,2
D.3,3
45.当地下室层数为( )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按规定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机械加压送风。
A.3
B.1
C.2
D.4
46.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宜( )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 )设一个。
A.每隔3~5层、每层
B.每隔2~3层、每层
C.每隔2~3层、每隔2~3层
D.每层、每2层
47.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其应急照明的照度应满足( )。
A.不低于0.51x
B.不低于11x
C.不低于51x
D.正常照明的照度
48.人防工程中的应急照明,其地面照度不应小于( )lx,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min。
A.1,20
B.1,30
C.5,20
D.5,30
49.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 )和安全出l:3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A.电梯前室
B.设备用房
C.地下室
D.疏散走道
50.人防工程中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总建筑面积大于( )m2的商业营业厅等公众活动场所疏散走道的地面上,应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
A.300
B.500
C.800
D.1000